野生石蛙有几个品种?
石蛙品种目前没有分好多个品种,在中国主要有中国石蛙和棘胸蛙。
体长,头宽扁,具疙瘩,吻钝而突出,上下唇褶明显,有肥厚的唇须,体背有浅棕色、灰褐色云斑和不规则的深褐色斑点,胸腹部乳白色或略带黄色,腹面较光滑,后肢不能抱握,后跟较发达。幼蛙或小蛙体色以黄色为主,无斑点,腹白,背灰黑。成蛙体长150~170毫米,体重250克以上,最大个体350克左右,雌蛙略大于雄蛙。蝌蚪体长约80毫米,头体呈金黄色,尾甚长,无尾鳍(1~2龄幼蛙蝌蚪态)。石蛙生活于山区溪河湍急石隙中或石洞内。秋末进入冬眠,翌年春季4月初开始活动,4月中、下旬为产卵繁殖期。5月中、下旬孵出蝌蚪,经过2~3年的发育才上陆栖。该蛙杂食性,在自然条件主要摄食落卵石上的藻类、浮游生物,昆虫幼虫以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等。1~4龄性未成熟,4~5龄达性成熟。
青蛙与石蛙的养殖条件有所不同,青蛙不适宜在有石块的池塘中养殖,池底应是坚实的泥土或沙土。石蛙要在池边建一地下室,地下室的地上部建一遮雨棚,地下部应有一定空间,内铺石头及石块,供石蛙躲藏休息栖息。地下室顶部应有进出风口,池塘水深40厘米左右,池内应有水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