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有蛔虫了怎么办?
现在正是寄生虫多发季节,对于爱宠铲屎官来说,如何给自家小宝贝做好驱虫工作可谓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很多时候,我们给猫咪做体内外驱虫的时候,往往忽略了蛔目这一类的寄生虫;那么今天趣宠网小编就给大家说说关于蛔目寄生虫的那些事! 什么是蛔类寄生虫 蛔目(Heligmosomidae)属于寄生虫中的线虫纲蛔目,由于这类寄生虫的幼虫形态像蛔目而得名。根据目前已知的600多种蛔目的物种来看,其分布广泛、种类多样且对宿主的要求多变。 而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蛔目寄生虫主要包括蛔目异尖科和蛔目蛔科,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下这两个科目,以便更好认识蛔目寄生虫。
1.异尖科 该科的寄生虫主要以寄生在海洋鱼类等海洋生物的消化道内,少数可以感染陆生哺乳动物。根据目前研究数据显示,已知异尖科寄生虫大约有800多种,我国海域也发现其异尖虫的幼虫和成虫。 异尖科寄生虫的主要特征是没有口器,它们无法自己取食,必须依赖宿主获取营养。当它侵入宿主的消化道后,以吸食的方式摄取食物,并在消化道内孵化,逐渐发育成成虫。
2.蛔科 这个科包含的寄生虫是体内寄生虫中最大的一个科,也是我们平时预防、治疗过程中接触最多的寄生虫。 目前为止,已经确认的蛔科寄生虫大约有5000多种,在我国发现的就有300多种。这主要是因为这个科内的寄生虫能够适应不同环境、在不同宿主间移动,并且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
蛔科的寄生虫主要危害动物肠道系统,以吸食方式消化食物,因此会抢夺肠道内原有细菌、虫菌等微生物的营养,从而影响正常生长发育。部分蛔科寄生虫能在肠道内以腐肉为食,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出现腹泻或便秘的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贫血、虚弱、精神不佳等情况。 如果长期不给爱宠进行驱虫,任由寄生虫生长、繁殖,那结果可想而知…… 所以为了爱宠的健康,一定要定期给它们做体内驱虫哦~
对于狗狗来说,感染蛔虫后,轻者出现消化功能障碍,如腹痛、消化不良、腹泻等。重者可引起幼犬发育不良、生长迟缓、毛粗、精神沉郁、卧地不起,幼犬长期慢性腹泻,出现肠梗阻及肠道扭转等。有的钻入胆管和胰管引起胆管炎和胰腺炎等。虫体若进入肺部,幼犬出现肺炎、咳嗽、张口喘气、有的甚至呼吸困难,幼犬抵抗力下降,出现二次感染的概率增加,严重威胁幼犬的健康甚至生命。所以对于蛔虫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
那么对于蛔虫,我们怎样做才能有效的防治呢?对于蛔虫的防治我们要做到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因为蛔虫是很容易感染的寄生虫。下面我们先来说防治蛔虫的方法。
对于蛔虫,现在在宠物医院比较常见的治疗方法有口服的广谱杀寄生虫药伊维菌素,芬苯达唑等。我们给狗狗驱虫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否则有可能适得其反。口服药物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喂食一些肝脏,有解毒的作用。驱虫后,拉出来的粪便不能直接接触土壤,应该深埋处理。而且要保持狗狗生活环境的清洁卫生,平时的食盆便盆清洗干净消毒后再使用。
上面就是对蛔虫的治疗及治疗后采取的一些措施。下面我们来说说蛔虫的预防。
首先我们讲说说蛔虫怎么传染上的,蛔虫主要是以蛔虫卵污染了食物和饮水或者附着在身体皮肤表面,当幼犬舔舐的时候进入狗狗体内,被狗狗消化道黏膜吸收。另外怀孕的母犬携带蛔虫时,蛔虫的幼虫可以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或者哺乳期通过乳汁传染给幼犬。知道了传染给狗狗蛔虫的原因,下面我们重点来说说预防。在繁殖期,对于孕妈,应该定期做体内外驱虫,保证孕妈的健康,同时对胎儿的健康也有帮助。
对于狗狗来说:1、饲养的环境应该干净卫生,常接触的物品应该时常清洗消毒。2、狗狗接触的生肉应该是煮熟之后再喂食。3、饲喂的食物应该在室温以下存放,在37度以上就会使蛔虫卵的活力消失,所以喂食狗狗的食物应该在狗狗吃完后立刻处理。4、定期带狗狗做体内外驱虫。成年健康的狗狗每三个月做一次驱虫。幼犬的驱虫在出生50天左右时,之后每月驱虫一次,直到两周岁。
养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只有我们做好了各种疾病的预防才能使狗狗少生病,才能和小狗健康的度过每一个朝朝暮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