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哥鸟有几种品种?
在辽西地区发育良好的陆相沉积岩层中,已发现 1 200 多种生物化石,其中仅鸟类化石就有 20 余种。如在下白垩统九佛堂组地层中发现的孔子鸟,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丰富的鸟类化石,也是世界上发现种类最多、研究程度最高的恐龙时代鸟类。另外,还有胡氏辽鸟、刘氏原鸟、邹氏尾椎鸟、尾羽鸟、朝阳鸟、会鸟等。多数代表了从恐龙向鸟演化的不同阶段,是科学家复原鸟类起源和进化过程的实际依据,堪称中外地层中产出的最珍贵的生物化石宝库。从形态特征上讲,这些早、中垩代的古鸟类,尽管已能飞翔,但与现代鸟类差别很大,许多还保留有较为原始的特征。
举个例子,孔子鸟类似现代鸟,属于今鸟型类,它的头部和颈部具有长的绒羽,背部和尾部具有原始的羽毛,并有 4 对长长的尾椎,身上长有大型牙齿,翅膀上具有 3 枚指骨。而与之同一层位产出的刘氏原鸟仅保留有 2 枚指骨。这些古鸟类的胸骨都不发达,具有明显长尾,多数在尾、背部还保留有羽毛,在演化过程中,它们后来一步步去掉了尾椎和牙齿,保留的指骨也逐渐退化,同时,前肢愈来愈长,形成了十分适应飞翔的翼,胸肋和胸骨也愈来愈加发达,胸肌更加增强,最终形成了能自由飞翔于空中的现代鸟类。因此,可以说,现代鸟类是恐龙时代古鸟类的直系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