鳄龟有什么病?

淳于浩轩淳于浩轩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自然界中,由于环境限制和水温变化的原因,鳄龟其实并不容易生病的。但在人工养殖时,因为环境、温度、水质等可控因素的作用,一旦管理不善就很容易造成鳄龟疾病频发。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导致鳄龟疾病的常见原因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生理性病变 1.脱甲 当鳄龟处于脱甲时期时,由于新甲尚未长出,此时的它是非常脆弱的。如果饲养环境不当或者细菌入侵,都有可能导致脱甲的发生。

2.软壳病 与脱甲病相似,软壳病也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只不过软壳病的病因是身体表面粘膜受伤后,细菌侵入体内并繁殖导致的。 患有软壳病的鳄鱼,其背壳会呈灰白色且软软薄薄的一层,严重的甚至整个背部皮肤都会脱落,而这时它的全身情况也会较差。

3.白眼病 白眼病是鳄龟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多由病毒感染引起。患病后,鳄龟的眼部会出现肿胀、流泪、灼热感、疼痛、不敢睁眼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以导致全眼睛失明。

4.腐皮病 由细菌或寄生虫感染导致皮肤发炎,进而出现皮肤腐烂的现象。首先表现为皮肤发红,然后出现发白软化,并有组织液渗出;若不及时治疗,则会逐渐发展为皮肤破损、流血水、肌肉裸露,最后可能因营养不良而死亡。

二、传染性疾病 1.肺疫(肺炎) 龟类常见的传染病之一,是由于细菌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肺部并大量繁殖引发的炎症。发病快而较严重的病例会出现呼吸困难,张嘴呼吸的情况,此时若不能及时治疗,则会导致死亡。 2.病毒性肠炎 由病毒引起的胃肠道急性炎症,患肠炎的鳄龟会有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情况发生。如果治疗不及时,同样可能会死亡。

三、其它因素 1.中暑 在夏季高温时,如果饲养环境不到位,很有可能会导致鳄龟中暑。特别是对于刚刚买回来的鳄龟,如果没有做好适应新的环境和温度的工作,很容易发生中暑。 中暑后的鳄龟,会出现精神萎靡、反应迟钝、不吃东西、四肢无力、呼吸困难等症状,如果不及时处理,有可能会死亡。 处理方法:将鳄龟放在阴凉处,适当提高水温,并用亮色灯光照射加强昼夜温差,促使其快速恢复。

2.冻伤 北方地区的冬季,气温往往低于0℃,这时候没有做好御寒工作的鳄龟,很有可能会出现冻伤。一旦发生冻伤,应及时转移到温度较高的地方,并对患部进行涂抹抗生素药物的处理。 但需要注意的是,涂药之后最好不要直接放置于水中,以免浸泡导致药性流失。

宦瑜然宦瑜然优质答主

鳄龟的养殖在我国已日趋广泛,饲养场地和饲养管理条件也存在着各种差异,所以鳄龟养殖中常会发生一些疾病。在鳄龟的疾病中,发生最为普遍的是水霉病,尤以冬春季节最为明显。

鳄龟染上水霉病后,体表常出现灰白色块状毛绒绒的棉丝状物,这些棉絮状异物附着在皮肤上,造成龟体皮肤组织的损伤,使鳄龟的正常组织液和血液外流,受损伤的组织得不到正常的新陈代谢,易被细菌和其它霉菌继发性感染而坏死,导致患病龟因为组织器官功能障碍而死于饥饿或感染,也有的成为终生残疾,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和商品价值。

造成鳄龟水霉病的原因多为管理措施不当。比如池水的消毒和清污不及时,或者饲养池内有尖锐物使鳄龟体表受到损伤,或者同一池中混养差异悬殊的龟,使小龟或幼龟经常受伤,或者冬眠期内温度不稳定使冬眠龟体新陈代谢失调而受到病菌侵袭,或者初春时节气温较低(8℃-12℃)但水质较脏,导致皮肤组织较嫩的幼龟受到严重感染,以至大量死亡。

防治鳄龟的水霉病的方法,一是加强饲养管理,经常保持鳄龟池的清洁卫生和水质的清新,定期消毒池水;二是经常观察鳄龟的活动习性和摄食情况以及体表状况,发现水霉症状应立即挑出进行隔离治疗;三是对患病水龟可进行吊养治疗,常用20*10-6的MS活性酶溶液浸泡10小时后将霉菌漂白,再用2*10-6的呋喃西林溶液浸泡6小时。病轻的可连治一次,较重的3天后再治一次。在吊养治疗中,温度控制在25℃-28℃,3天内不投饵料,痊愈后换入消毒后的原池饲养。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